〖授课方式〗北京幼儿培训日常班
〖课程名称〗清华大学中华国学精粹与卓越领导高级研修班(北京,11月18日
〖发布单位〗中国代理招生培训网 → 进入主页
〖原 价〗面议 〖优 惠 价〗面议
〖学习时间〗由情况不同进行安排,以学校具体周期为准。
〖开课形式〗滚动开班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02日
〖主办地区〗北京 [招生培训]
〖开课地点〗北京
〖百度搜索〗培训课程,教育培训,招生培训
清华大学中华国学精粹与卓越领导高级研修班(北京,11月18日)
【学习日期】2011年11月18日开学。学制一年,分阶段上课,每阶段集中授课2-3天,共30天课程。
【备注说明】本研修班长年举办,如果错过此期,请联系我们,以便安排您参加下一期最新课程。
【学习地点】清华大学
【学习背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耳熟能详,出口成诵,却又饱含哲理;中华五千年延续至今,民族的魂魄精神、谋略智慧根植于国学文化当中;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力量,从丰富的思想宝库中提炼事物的运行规律、汲取深邃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商业、军事、文化、宗教、医学等方面的认知了解,得古人之慧谋当今之事,练达博大胸怀,得满腹经纶,得大道广结善缘,修己达人。
【课程特色】
●游学课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融合课程以游学方式—曲阜三孔、岳麓书院、龙泉寺…。亲身置临中华千年文化的源头圣地
●养生修炼:《黄帝内经》专题讲座。融入修身、健体的养生之道,无极功、混元桩(静桩和活步)、打坐、调息等练功之法;寺庙参禅感受修炼身心之道;术用实践实用洞悉先机;以学修心,以炼修身实现健康完美人生
●周易研修:经、传。解读易图、奇门遁甲、风水、追溯中国思想文化哲学源
●公益论坛:举办顶级国学论坛,为企业家搭建成功的智慧交流的平台
●沙龙体验:与名家共同讨论书画古玩、古典音乐鉴赏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史学
一、古今伟人的哲学智慧
●古今伟人哲学智慧的观念
●古今伟人的基本素质
●领袖哲学智慧的基本原理
●领袖的用权智慧
●领袖的用人智慧
二、宋史:千古一相――王安石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的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三、帝王之道: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的人,其内圣外王的帝王之学对当今企业领袖有深远影响
四、明史:朱元璋――帝王将相的管理术
●传奇皇帝朱元璋,以其智慧与力量,缔造了辉煌的大明帝国,为后世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同时也留下许多的遗憾
第二部分:儒学
一、儒家的思想
●孔子思想实质核心与目的归宿
●孔子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儒家思想的基本命题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的修身与治世之道--《四书》之《论语》精读
●《论语》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和代表性经典,有“东方圣经”之称,在塑建、构造华夏民族的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思想及言论活动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四书》之《大学》精读
●《大学》--“四书”之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大人之学。
●其培养人的最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四书》之《中庸》精读
●《中庸》--中庸之道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与团队建设的重要学问,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
●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阐述人性修养有关哲理的广博学问。中庸之道,可开启治天下之门也。
五、《四书》之《孟子》精读
●“亚圣”孟轲言行,作为儒家典籍,其心性论进一步确立儒家地位,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对性善与恶、功与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气有着深刻认识。从孟子恢弘浩阔之气、纵横雄辩之辞中,体悟和传承存心养性的思想,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与人生
六、《五经》导读
●五经包括了《易经》、《诗经》、《春秋》、《尚书》、《礼记》
●导读五经,可领悟中国国学之博大精深
●领会历史长河的变迁与人生变化的意义,汲起深邃的历史与人生智慧
第三部分:易学
一、大易思维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群经之首,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作为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六艺之源;把诸子百家的思想演绎为易道,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只有仔细沉潜玩味,才能领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确立新的生活方式
二、《周易》精读
●《易经》首先作为占卜之书,中国文化中的巫术基因,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哲学理论基础。子曰:“洁静精微,《易》教也。”精读《周易》,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学习"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之道"、"生生之谓易"、"变动不居"的思想与内涵,掌握周易智慧中万物蕴涵的道以及道的变化规律
三、易经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学说在现代生活及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四、《冰鉴》的智慧:曾国藩的识人、鉴人之略
●曾国藩识人、用人、辨人之道,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理而导之以术,从整体出发,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
第四部分:兵学
一、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天下第一奇书,百家兵法之始祖
●当孙子兵法对应到企业经营时,得天独厚的超级战略、决战经典,成为企业界不可或缺的商战参谋
二、兵法十三篇精读
●以孙子兵法为蓝本,精读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三篇,汲取古代兵家战略思想精华,解析三十六计谋略智慧,将兵家韬略的哲学理念运用于复杂多变的商业竞争,掌握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谋略竞争、智慧经营,缔造企业常胜
三、赢的策略-《鬼谷子》的谋略与纵横术
●《鬼谷子》--承载数千年中国谋略之精髓。《鬼谷子》专于具体技巧,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这是《鬼谷子》的精髓所在
四、毛泽东军事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怎样看待企业的使命和宗旨,怎样通过思想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介绍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毛泽东的管理思路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第五部分:禅学
一、《佛法的智慧》
●博大精深、圆融的佛法思想,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独特的修习方法与修习理论,开发我们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给我们提供了行为的规范和指南。
二、禅的智慧与修炼
●禅修是训练心灵最直接、最实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禅是智慧的、安定的、清净的。通过对禅的修炼,使人的心态升华到万物归零,以静制动,从容处理企业的发展
三、智慧的源泉―《金刚经》精读无边的智慧―《心经》精读
●《金刚经》、《心经》作为佛教的经典,心法之集大成者,为一切凡圣悟心之法门,是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心法即佛法,见心即见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彻大悟,超然凡生
四、《六祖坛经》精读
●《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六祖惠能,中国佛教史与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六祖其人,身上凝结了人性粹美,展现人格的魅力,《六祖坛经》的思想已经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1000多年
第六部分:道学
一、道家思想精髓
●道家的精神气质可以让我们在忙碌、喧哗的视觉中体会云淡风轻的感觉,体验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二、《道德经》精读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文化中对万物关系的精准把握和理解,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概念的模糊性和词语的多意性增加了奇书的神秘;其来源于生活和万物,让人常读常新,实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融合。逐字揣摩,领悟何为道、德、无为、虚静、柔弱、有无,更可领会老子的处世之方、对事物的观察之法、对欲及知的态度、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
三、道家的人文精神
●道家的世界观,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使人能够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内
四、庄子哲学思想 《庄子》内七篇精读
●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内七篇就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庄子承袭了孔孟的智慧,老子的无为,以心灵为炉,熔铸整个世界、人生和历史,揭示了一种超越感觉的道,倡导人们追求一种超越人生困境和摆脱世俗偏见的精神境界
第七部分:医学
一、中医文化的哲学智慧
●“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为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中医的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我们智慧的先民推崇“赞天地之化育”,追求“天人合德”的境界
二、中医养生概论与国医之道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辨证施治、望闻问切等思想方法,可以极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中医,不仅有利于认识生命的规律,更有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
三、《黄帝内经》的思想智慧
●《黄帝内经》是国学瑰宝,是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其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养生,是文化,更是生命哲学
四、《黄帝内经》与健康养生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顺其自然,以天地人三位为一体,符合生命规律的养生方法和理论。人体的经络运行规律与人体的生命状态息息相关,掌握其运行的规律,是中医学“上医治未病”,即教人不生病的宗旨的由来
【师资阵容】
于 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89年7月参加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学诚大和尚 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同时兼任第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三届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长、《法音》主编、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等职务。
方尔加 历史硕士,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原理研究所教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著有《王阳明心学研究》、《荀子新论》、《将帅型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等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的专著;学术论文60余篇, 其中许多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摘编或转载;多次在校内外讲授学术专题、参加学术活动;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连续几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孙立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史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翟鸿燊 国学实践应用专家。中国营销实战训练导师、国学实践应用学家、经济与文化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经营报专家顾问团首席顾问。美国国家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岂之 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陕西省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兼职研究员或教授、陕西省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
金海峰 教授,长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长春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孔子学院副院长,长春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吉林省孔子学会、吉林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
孙虹钢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德管理高级顾问、新易国际太极管理顾问、中央电视台"找工作"栏目特邀嘉宾主持人、教育电视台"中国考试"栏目特邀职场观察员。
许文胜 中国国学管理专家,太极管理理论创建人,清华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兼职教授,郑州大学客座教授。许教授是国际著名易学专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科技研究者,创新管理专家。
赵世民 中央音院学院教师,《百家讲坛》、《师说》栏目主讲嘉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中国》主讲专家,主讲过《汉字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基因学创始人。
王 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道家文化研究》副主编。1999年至2001年两次成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出土文献研究、《周易》研究和早期经学研究。已经出版多本专著,主编有:《中国哲学与易学》、《薪火集》。译著有《禅宗、儒学与基督神学》,译文有《董仲舒与黄老思想》。
普颖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孙子兵法与商战研究专家。中国孙子兵法培训中心、中国未来学会军事分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等兼职教授,多家知名企业的高级顾问。
王国玮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王鸿士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疑难病、肝病专家。
钱 逊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王晓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中国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基地教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道家思想、魏晋玄学、三国历史文化等研究领域出版9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与社会培训课程相关的著作有:《国学举要-道卷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知人者智——<人物志>解读》(中华书局,2008年)。
江 英 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校军衔。主要研究方向: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学。长期以来,江英一直从事军战史研究,常常沉醉于与疆场战将的对话,或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徘徊、思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军事科研成果。编著或参与出版了多本重要学术著作。并参与完成了一批重要学术论文。江老师的学术论著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军事科研成果奖、全军科技进步奖等。
杨立华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教务信息】
1、上课地点:北京大学
2、学习费用:48000元/人(含学费、教材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可由学校协助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学习时间:2011年11月18日开学。学制一年,分阶段上课,每阶段集中授课2-3天,共30天课程。
4、证书颁发:完成全部课程后,经核准颁发加盖清华大学钢印的结业证书,学籍统一管理,建立学员档案。
【报名电话】
1、联系老师:苏老师、代老师
2、联系电话:010-51294616;010-51501175;手机:13910898108,苏老师
3、报名传真:010-51501175;
4、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创新大厦三层 邮政编码:100084
【报名流程】
1、咨询:电话咨询并索取《入学申请表》;
2、填表:学员详细填写《入学申请表》并传真至招生办公室,传真号码:010-51501175;
3、审核:学校收到《入学申请表》后对学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学员发出《入学通知书》;
4、汇款:学员收到《入学通知书》后,从银行把学费汇至清华大学账户,并把汇款底单传真至招生办;
5、通知:清华大学收到汇款底单后统一发出《报到通知书》,通知学员报到上课事宜;
6、报到:学员按照《报到通知书》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准时报到;
7、正式入学。
【自助报名】点击即可下载清华大学研修班入学申请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