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简介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化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在声乐教育中,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声乐演唱方法可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每种唱法都具有其独有的风格和魅力并使得声乐演唱丰富多彩。但是毕竟这三种演唱方法在其发声、呼吸、共鸣、吐字以及歌曲的演唱风格、艺术处理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而本文将对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一些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为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更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
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族唱法。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文明的音乐文化,创造出了优美动听的民歌,从风、雅、颂到今天的新民歌,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演唱方式。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民间称大嗓)演唱。这种演唱方式真实自然,使人感到亲切。北方个别地方的民歌如青海的“花儿”在高音区则运用了假嗓(民间称小嗓)演唱,而且很具特色。这种原始的演唱方法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说唱性,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这种声音由于呼吸较浅,共鸣较少,因而显得不够柔美圆润,其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总之,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美妙的歌声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它可以使歌唱者自己引为无限的愉悦和荣光,并能感动万千听众。
培训内容与考试科目:
1.视唱练耳
2.基本乐理
3.主专业
4.副专业(第二专业可以为器乐或舞蹈)
器乐专业
器乐主要分为两大类:民族器乐和西洋器乐。
民乐:
弓弦乐:板胡 高胡 二胡 中胡 低胡 革胡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弹拨乐:扬琴 琵琶 三弦 筝 阮 柳琴 秦琴 月琴 古琴(不是所有音乐院校都有的)
吹管乐:笙 唢呐 管子 笛子(包括曲笛 新笛 梆笛)
打击乐:除架子鼓外,是打击乐就有
西洋:
弓弦乐: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古典吉他 曼陀铃 电声吉他、电声贝司 竖琴
(有的学校把电声乐器编到现代乐器系)
木管乐:长笛 短笛 双簧管 英国管 巴松管 单簧管 萨克斯管
铜管乐:小号 法国圆号 长号 低音大号
键盘乐:钢琴 古典钢琴 管风琴 电子琴
打击乐:除堂鼓 排鼓外的所有打击乐器
培训内容与考试科目:
1.视唱练耳
2.基本乐理
3.主专业
4.副专业(第二专业可以为舞蹈或声乐)
舞蹈专业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种类繁多,其主要分为民族舞蹈、群众舞蹈、以及现代舞蹈等等。
培训内容与考试科目:
1.视唱练耳
2.基本乐理
3.主专业
4.副专业(第二专业可以为器乐或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