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鼎铭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教学环境
广西南宁市鼎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Nanning Ding Ming Education Consult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公司简介:广西南宁市鼎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是广西首府南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规注册且批准的专业教育咨询公司。目前广西南宁市鼎铭函授站招生规模在册468人,职业资格考试在册1200人。
公司是一家集教育信息咨询;翻译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网页设计制作,商品信息咨询,礼仪服务,会议会展策划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机构。
公司由十几名专家、教授组成研究教学团队,其前身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多家区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教育就业一体化服务功能。
历经风雨,沧海桑田;风云巨变,万物一新。公司秉承“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服务社会千万百姓人家”之理念,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条龙服务。
公司宗旨: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服务社会百姓人家。
企业文化:问鼎苍穹,铭记服务。
公司目标:服务区域,面向国际。
联合办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公司构架:
报名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98号世贸西城B区A座1105室(广西大学旁边) 邮编:530004
招生热线:0771—3823191 传 真:0771-3823933 资格热线:0771-2386592
报名QQ号:1432803442 1054609314
联系人: 覃老师 18776973578
报名网址:www.dmjy365.com
邮 箱:qinxiaoliwelldone@163.com
广西民族大学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广西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创办于1952 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83亩,校园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1284.15万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45.7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6种。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62个普通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和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2009年成为广西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153人,其中研究生1213人,本科生13757人,专科生1480人,预科生1123人,留学生1580人。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79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63人,副高职称2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4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6人,自治区优秀专家7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荣获广西高校“八桂学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2人,荣获“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广西第八届签约文艺家4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4个,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重点建设研究基地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11个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形成了一批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平台。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点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6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77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在参加的全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73项,省部级课题235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4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41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国家民委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1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5项,广西哲社“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项,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1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先后入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其“人类学研究”栏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与14个国家、地区的94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和老挝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
学校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58年在南宁人民公园,毛泽东主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 年 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学校视察时,称赞说:“这里的环境很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2006年 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朱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帕巴拉·格烈郎杰、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尉健行、周铁成、李铁映、李兆焯、陈至立、罗豪才、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学校视察。2010年5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学校考察工作。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 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服务师生,紧密联系社会,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累计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毕业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先后或多次荣获“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截止至2011年3月)
学 院 简 介 |
学院前身为开办于1951年5月的广西省行政干部训练班,历经了并入广西人民革命大学,转为广西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开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五七干校,再转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干部学校等历史变迁,于1983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院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多科性成人高等学校,是我区各类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1983年起开办成人大学专科教育;1993年起开办成人大学本科教育;2000年起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多年来,已培养、培训了各级各类经济管理人才近10万人,其中累计培养成人本专科、高职毕业生4.27万人,培训各级各类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万余人。据调查,广西100强企业中有6成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曾在学院学习过。 学院地处南宁市,现校区坐落在大学东路105号,东邻秀丽明媚的相思湖公园,南靠奔流不息的邕江,市区道路环绕校园,交通便捷。学院现设有会计系、财税金融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建筑管理系、贸易经济系、行政管理系、计算机系、外语系、文化与传播系、公共课部、社会科学部、继续教育部等13个教学系部,开设13个成人教育本科专业、30个成人教育专科专业、36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564.764亩,其中现校区324.5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具有完备的综合办学条件,拥有覆盖校园的大容量光纤网络、多功能教学厅、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建有舒适的学生公寓、洁净的餐厅、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现代化风雨球场。 学院图书馆藏书67.1万册,纸质期刊491种,电子期刊15027种,配备了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48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565元;建立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模拟、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等26个校内实验室和2个校内实训基地、9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同意立项,学院正在建设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和建设建筑面积3万2千余平方米的综合培训楼。 学院新校区已纳入自治区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获自治区政府拨给建设资金一亿元,新校区建设即将启动。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47人,其中正高级43人,副高级10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的169人,其中博士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为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聘请了各个行业的专家101人作为兼职教师。学院将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相对充足,德才兼备,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制迎评为抓手,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质量为生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备与实验室建设、精品课建设等方面均获得长足进步。 学院重视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越南国家大学、国民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印尼乌达雅纳大学、马来西亚精英大学、拉曼大学、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庄棚皇家大学等建立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派出留学生,并派数十位教师访学。与重庆大学、清华IT合办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网络本科教育。学院还与天津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了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 学院改制发展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广西,依托大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培养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高素质的经济类、管理类和企业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崛起、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将学院建设成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竞争能力,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工学、文学、教育学等多科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自治区属普通本科学校。 (数据信息统计截至2011年10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