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预科
机构介绍
据最新调查显示,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全国高考文科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在“中国大学高招5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八。此外,2008北京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落户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中心”将24小时值守热线,用44种语言为外国游客游览北京、观看奥运盛会提供“无障碍”语言服务。 学校现设有13个学院,8个直属系部,40个研究中心(所)等教研单位及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并拥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校有教职工1413人,专家数百人,在校生总数8598人。另有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2396名留学生在北外就读。2007年,北外普通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8.5%。 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67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教育资源,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共开设有56个本科专业、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北外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有10个项目入选。据悉,北京奥组委前期从北京16所高校招募的3745名贵宾陪同及语言服务志愿者中,就有1558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占42%;其中国际奥委会委员、各国际单项赛事委员会主席(秘书长)等贵宾的陪同翻译,即所谓的IOC志愿者中,有588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占总数的81%。 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同时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学术水平、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实力上,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外语教育和培训领域有良好的声誉。 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另外,北京外国语大学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分别位于欧、美洲的9个国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的涉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京外语大学也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此外,新华社国际部三分之二的主任记者、驻外首席记者及从祖国大陆派往联合国的高级译员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的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 长期以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支持和服务于出国留学事业,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德才兼备的外语、外事人才。同时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快了与国际化教学的并轨。 北外预科主要培训项目: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200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超过15万人,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教育部于2007年4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引起高度重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 为了规范出国留学培训市场秩序,建立出国留学示范样板,有效推动我国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6月22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手共建了北方地区唯一一家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该留学基地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政策指导下,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外语培训师资,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塑造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服务。 在留学基地运作过程中,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对基地建设的规范化负责,并提供政策性指导及相关服务,帮助留学基地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负责学生出国签证及学成回国后的学历认证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面负责留学基地的招生工作、国内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并为留学基地提供相配套的师资、课程、教材、教学场地等教育资源。 目前,与基地合作的国外大学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智利、墨西哥、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同时留学基地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涵盖了商科、媒体、计算机、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可以确保学生在该校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市场需要的专业。 |
课程名称
优惠价
授课方式
主办地区
关注指数
更新日期
详细
在线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