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对象
 •     会计、财务、税务、内控和审计经理或主管
 •     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其他财务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受益
 •     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体系框架,掌握其核心要点、与现行会计制度体系的主要差异以及对税收的影响;
 •     充分掌握日常业务中最常用的几项会计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所得税、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
 •     进一步提升对会计的理解、扩充财务视野,为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     师资团队
  课程体系
 •     新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o     中国财务会计法规架构 
 o     新准则的内容体系 
 o     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特点 
 •     新旧准则的比较与应用
 o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o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确定新旧准则的不同 
 o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概念 
 o     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会计处理 
 o     新旧准则中可允许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o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o     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定义的差异及影响 
 o     固定资产的分类 
 o     固定资产的初始及后续支出应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区别 
 o     固定资产的折旧 
 o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o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o     为什么商誉不再归属于无形资产? 
 o     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重大变化 
 o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根本改变 
 o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o     职工的范围都包括哪些 
 o     职工薪酬的八大内容 
 o     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 
 o     什么是辞退福利?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o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o     收入的确认条件-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转移 
 o     收入的计量-按公允价值 
 o     采用递延方式收款的会计处理-实际利率法的介绍 
 o     各种折扣、折让及退货的会计处理及对税收的影响 
 o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o     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涵义及确认方法 
 o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意义及其与利润表债务法/递延法的差异 
 o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区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o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o     所得税的列报 
 o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o     正确区分会计政策、估计和差错 
 o     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 
 o     会计估计变更的未来适用法 
 o     前期差错的更正 
 o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o     新旧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他报表项目及列报的异同 
 o     股东权益变动表的介绍 
 o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o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编报范围 
  培训方式
 •     面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资讯分享、增值服务)
  培训天数  :  2天